1.品種:武漢地區栽培的春甘藍要選擇冬性強,結球期早的品種,春甘藍主要是尖頭和平頭兩個類型。尖頭類型的品種有春豐、爭春、延春;平頭類型的品種有春藍。
2.播種、育苗:尖頭春藍一般都采取露地育苗,平頭類型的都采取保護地育苗。尖頭類型一般在10月上旬播種,平頭類型在11月中、下旬播種,也有在1月份播種的。春甘藍不宜過早播種,因為秧苗長得過大,容易通過春化,造成先期抽苔。
播種方法,都用撒播,每667平方米秧地播種子0.75千克,可種大田20*667平方米左右。苗期管理,一般間苗1—2次,施糞水一次和適當澆水,以保持幼苗穩長而不旺長,否則也會引起早期抽苔,尖頭類型的苗齡一般為40—45天,平頭類型的苗齡一般為60天左右。
3.整地:前茬出地后,翻耕15厘米左右,做成寬約2米(連溝)的畦,開好深溝和腰溝。每667平方米施氮、磷、鉀蔬菜專用肥100千克或有機肥2000—2500千克作基肥。
4.定植:尖頭類型的定植期在11月中、下旬,平頭類型的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。定植時要剔除過大的秧苗,以防先期抽苔。尖頭類型的行距為40厘米見方,每667平方米栽3000—3500株。平頭類型的行距為40*45(厘米),每667平方米栽2500-株左右。春甘藍定植時天氣已涼,一般定植后澆1—2次水即能活棵。
5.田間管理:尖頭類型的春甘藍為了達到早熟高產,要做到冬季穩長,一般年內追肥1—2次。第一次在定植活棵后7天,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,以后植株如有缺肥現象時,再酌量施肥一次。一般越冬植株保持7—9片葉子為宜。至次年1月下旬,要及時追肥(稱為春肥臘施),以促使開春后迅速發棵。施肥濃度、數量與第一次相同。當植株開始包心時要施一次重肥,一般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左右。平頭類型春甘藍定植活棵以后也要追肥2—3次,追肥濃度、數量可比尖頭類型酌量增加。
春甘藍從定植到植株封壟,一般松土2—3次,松土時結為害春甘藍的蟲害,主要有小菜蛾和菜青蟲,要注意防治。
6.采收:尖頭類型的春甘藍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收,每667平方米產量1500—2000千克左右。平頭類型的春甘藍一般5月初采收,每667平方米產量2500—3500千克,高產的可達4000千克。